成员布局新赛道 前瞻产业研究院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现状报告显示,到2022年,**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.95亿美元,增速达每年20%。 广阔的市场前景,使支付成员们早已嗅到“刷脸支付”的巨大商机,纷纷盯上了这块大蛋糕。 早在2017年9月1日,支付宝就实现****刷脸支付的商用,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,带起了一阵“刷脸潮流”。截止2018年12月底,全国100多个城市300多家KFC已经支持刷脸支付。 作为支付宝的老对手,微信支付也不甘示弱,加速刷脸支付在全国的落地,刷脸支付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。 2019年3月,微信发布刷脸支付设备“青蛙”。微信刷脸支付已经在全国几百家商户落地,尤其是一二线的商**,例如家乐福、步步高、天虹、百佳、潍坊百货、利群超市等。 微信支付团队表示,“2019年我们会在零售、餐饮、服饰美妆、医疗、酒店景区等更多场景结合微信生态的产品能力,落地刷脸支付。” 有别于微信和支付宝,中国银联在央行的指导下,也在做自己的刷脸设备。央行要求,刷脸支付也需要输入PIN码,这里人脸更像银行卡号,这样的做法更*,类比起来更像POS机的用法。 去年12月,中国银联在北京、上海多家商**上线刷脸支付服务。只需在云闪付APP上注册并开通“刷脸支付”服务,选择一张银联卡作为默认支付卡,就可以直接“刷脸”完成支付。 三成员齐发力刷脸支付领域,也使“刷脸支付”成为支付行业的热词。